文 /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
【资料图】
3 月初,东风汽车在湖北市场掀起 " 史上最强购车优惠 ",随后,关于燃油车大降价的话题席卷全国。不完全统计,包括豪华车企、合资车企、自主品牌及新能源新势力在内至少有 30 多家都参与到降价潮中。这个降价潮究竟意味着什么?是为了眼前的清库存,还是为了抢地盘、守份额,或者是更好地活下去?
今年 1 月车市同比下滑,是因为过年少了一半工作日,可到了 2 月同比的是去年 2 月的春节,虽然涨了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1-2 月总市场的销量下滑了 19.8%,尤其是轿车更是下降了 21.2%。大众、通用、日产、丰田、奔驰、本田的合资企业,长城、吉利等自主品牌,同比几乎都是两位数大幅度的下跌。市场销量下滑,只能是一面压缩生产,一面降价促销,力保地盘不失,除此之外很难有 " 特效药 "。
对燃油车来说,销量下滑伴随的是急于出清,直接的理由就是国六 B 标准下半年推行。这意味着国六 A 标准的车辆如果继续在库,就只能转到偏远地区或者给租车公司。因此,一批长期销量不争气的车企只能割肉。官方通过把价格降到一个谁都无法拒绝的水平,才有利于加快清库存回收成本,这似乎是本能驱动力。
无论是来自政府、企业层面的补贴,还是经销商的自发联合降价行动,也无论是叫优惠、叫促销、叫礼包,回本增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。燃油车的降价都是市场供需状况使然,只是幅度各有不同。有的是把优惠提前,有的是浑水摸鱼,有的是暗降变公开而已。这显示的恰恰是燃油车的整体危机。现实中,即使国六 B 车型中也存在大量卖不出去的库存车。这就涉及到市场环境与需求变化这个深层的动因了。
相比之下,新能源车则要觉醒得更早。去年 11 月开始,对经济不乐观的特斯拉就已经掀起了一次次的降价浪潮,以冲击年度目标任务,到了今年初也继续降价,引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迅速跟进。
从数据上看,比亚迪零售量 1-2 月保持了 76% 的 " 恐怖 " 增长,特斯拉中国也有 42% 的增长。新能源阵营前 15 名里增长的占了 9 个,下降的有 6 个,其中 4 个还是诸如长城、奇瑞这些传统车企造的新能源车。
由此可以推断,都是降价,新能源车更像是在扩大地盘。目前赚钱的新能源车只有两家,其余都在牺牲利润争明天。至于传统车企非但不是要抢新能源车的份额,反而是想突围,为的是守住被电动车加速吞食的市场份额。无论合资、豪华、自主,无一例外都想突围,以为获得这段时间就好了。
然而,说到驾驶的网联化、智能化、低成本,电动车的体验都是碾压同级燃油车的。更别说从国家政策来看,实现 " 双碳 " 目标是大势所趋。国六 B 在一氧化碳、非甲烷烃、氮氧化物、PM 细颗粒物等方面,排放数值大幅度降低,更为严格。每几年提升一次标准,都要淘汰大批的落后产能和技术。燃油车的技术瓶颈已经越来越明显。
新标准一旦实施,对于技术原理已经定型的燃油车,要么牺牲性能换达标,导致动力变差。要么就投入重金,在发动机等技术上加大研发。可是相比于电动车的天然优势,现在还把钱花在研发燃油动力技术上,已经是一条非常清晰的逆潮流之路。就连豪华跑车都纷纷做电车了,燃油车企还去开发什么发动机?
车企要想活得好,出路只有一条,那就是走新能源之路,而不是燃油车的老路。
今天燃油车企业陷入困境,暴露其不合乎时代朝向的窘境。尽管目前燃油车还是占据了过半的份额,而电动车也还有很多短板。可电动车的短板诸如充电、续航,是能通过技术不断解决的,因为资本就在那里。如今油车降价只为刷存在感与保地盘,但对品牌价值冲击巨大,还把自己成本都暴露无遗了。要想新生,传统企业唯有果断转型,在新的市场才能有将来。 ( 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 )
来源 | 羊城晚报羊城派
责编 | 黄颖琳
关键词: